
外國媒體監管, 中共新聞助理, 敏感話題封鎖, 中國異見壓制, 2025年媒體政策
2025.9.18 中共法律強制要求在中國的外國媒體機構聘請國家批准的“新聞助理”,負責安排採訪、翻譯和處理後勤事務,同時還要進行監視和審查。這個制度封鎖敏感話題,壓制異見,並懲罰幫助外國媒體報道真相的中國公民。從2026年開始,北京將把這個制度擴展到使館工作人員,將其控制範圍從新聞編輯室⋯⋯
2025年9月18日中國媒體政策新規
2025年9月18日,中共政府推出了一項新的法律,要求在中國境內的外國媒體機構聘請經國家批准的“新聞助理”。這些新聞助理的職責不僅包括安排採訪、翻譯和後勤事務,還包括監視和審查外國媒體的報導。這一政策被廣泛解讀為對外國媒體進一步加強控制,旨在封堵敏感話題、壓制異見,並對那些協助外國媒體報導真相的中國公民施加懲罰。
新政策的具體內容
根據新法規,所有在中國運營的外國媒體機構必須雇用經國家批准的新聞助理。這些助理將負責日常的新聞采訪工作,但同時也承擔著監視外國媒體活動的任務。這意味著,外國媒體在報導時必須依賴這些助理的協助,而這些助理的行為將受到政府的監控和審查。
- YOU MAY ALSO LIKE TO WATCH THIS TRENDING STORY ON YOUTUBE. Waverly Hills Hospital's Horror Story: The Most Haunted Room 502
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得外國媒體在報導中國內部事務時面臨更大的困難。敏感話題如人權、政治運動和社會問題將更加難以報導,因為新聞助理的監視將會限制記者的自由採訪。
對外國媒體的影響
這一新規定無疑將影響外國媒體在中國的運作。許多記者和編輯擔心,這會導致報導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受到損害。外國媒體在中國的報導往往需要面對政府的壓力和限制,而這一政策將使得這種壓力更加明顯。
此外,外國媒體機構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聘請合適的新聞助理,並在運營中遵循新的法律要求。這將進一步增加外國媒體在中國的運營成本,可能導致一些小型媒體機構選擇退出中國市場。
對中國公民的影響
這一政策不僅影響外國媒體,也對協助外國媒體的中國公民造成了威脅。根據報導,任何被認為協助外國媒體報導敏感話題的中國公民可能會面臨嚴厲的懲罰。這使得許多人在向外國媒體提供信息時變得更加謹慎,甚至選擇沉默。
這一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大對異見人士的打壓,限制言論自由和信息流通。許多中國公民對於能否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感到擔憂,這也使得社會環境更加緊張。
未來的擴展計劃
根據報導,從2026年開始,北京將把這一制度擴展到外交官員和使館工作人員,進一步加強對外國媒體及其報導的控制。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將不僅限於監視外國媒體的運作,還將對外國使館的工作進行干預。
這一擴展計劃將使得外國媒體在中國的運作更加困難,特別是在涉及到外交和國際關係的報導時。與此同時,這也將使得外國使館在與中國當局的互動中面臨更多的挑戰,影響到雙邊關係和國際合作。
國際社會的反應
針對這一新政策,國際社會表達了強烈的關切。許多國際媒體組織和人權團體譴責中國政府的做法,認為這是一種對言論自由的侵犯。國際社會呼籲中國政府尊重新聞自由,停止對外國媒體的干預和監視。
此外,許多外交官和國際觀察人士擔心,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加劇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緊張關係。隨著中國在全球舞台上影響力的上升,這一政策可能會成為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的又一個焦點。
結論
2025年9月18日的法律新規,標誌著中國在媒體管控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對外國媒體的運作、中國公民的言論自由以及國際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政策可能會引發更廣泛的討論和反應,並促使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媒體政策進行更深入的關注和評價。
在未來的日子裡,隨著北京將這一制度擴展到外交官和使館工作人員,外國媒體在中國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收縮。這種情況下,國際社會需要更加積極地發聲,促進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並對中國政府的行為進行監督和批評。只有這樣,才能為中國的媒體環境帶來一絲曙光,讓真相得以傳播,讓多元聲音得以被聽見。

China’s New Media Law: Is Censorship Now Mandatory?
/> 2025.9.18 中共法律強制要求在中國的外國媒體機構聘請國家批准的“新聞助理”,負責安排採訪、翻譯和處理後勤事務,同時還要進行監視和審查。這個制度封鎖敏感話題,壓制異見,並懲罰幫助外國媒體報道真相的中國公民。從2026年開始,北京將把這個制度擴展到使館工作人員,將其控制範圍從新聞編輯室⋯⋯